全文轉載自TSFM



「藉由港台藝人的穿著,來闡述(恥笑)台灣男人的美感毛病」,這是我在這個專欄的運作模式。

但嚴格說來,這只是比較容易達到「對人品頭論足」的目的,還算不上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概念( 白 先生別退我稿)。


也就是說,只要有更好的想法,這裡隨時會脫稿演出──這次你就見不到任何倒楣的台灣藝人。
 

這次要談的是,時至今日,部份台灣男人終於關心起自己的外表,即使在逛電腦展,

也可能會在意身上的行頭夠不夠酷(穿動漫女角T恤的不算),但卻也出現了一個十分詭異的情況,

而我將那個現象稱作:把衣服當電腦在買


 

我們買電腦時需要白紙黑字的說明書,因為外貌不會是判斷電腦好壞的依據;

不管主機殼有多漂亮,只要開機時得等上十分鐘你都會想砸爛它。


但是講到衣服,除了那些專業的運動服或羽絨衣,因為有相當程度著重在功能性,我們不得不了解一些從外表看不透的內涵外,

大部份衣服的價值,在試穿過後就表露無遺:在能夠「蔽體」及「保溫」後,重點就應該落在「好看」和「不好看」的問題(和電腦完全相反)。





但詭異的是,你總會碰到人把牛仔褲的繁瑣製作細節掛在嘴邊,它是由哪兩個(甚至三個)牌子聯名推出的也成為一大重點,

但你同時也對他們穿上讓自己像個哈比人的褲子感到驚奇,然後只想也只能接問一句:「然後勒?」。
 

或是見到一個個網拍賣家替外套照了數十張細部特寫(如果它有奶頭的話一定是不小心露出來惹),當你正疑惑那些照片的實質意義時,

那無數個被「經典必備」或「高度注目」口號迷惑而來的超高評價,還有醜到讓人大開眼界的實穿照又將你嚇得魂飛魄散‧‧‧‧‧‧



 

台灣男人雖然開始替自己打理外表,但要他們在「這東西真的好看嗎?」上多想一秒,還不如有雜誌或賣家告訴他那件衣服有多屌;

只要列出越多製作上的客觀細節(可能鈕扣材質很稀有),或是歷史典故(有哪個軍隊穿過它),就能夠讓台灣男人掏出腰包,

買下一件要和別人解釋過才會好看的外套。


當然,擁有外殼酷炫的好電腦,或是保穿五年的帥氣好靴都很求之不得,只是務必搞清楚這先後順序:好看但不耐穿的衣服可以用小錢買個幾件

(女人很懂這點),但不好看的衣服,做得再好也只有當睡衣的份




好吧,就算那件衣服其實不太難看,但穿了作工講究的衣服就認為懂搭配的心態,和買支三流的山寨iPhone也差不了多少

(都是放錯重點);即使誤打誤撞買了件高品質的基本款皮衣(就是醜不到哪去),輕視搭配的下場就是根本沒人會在乎你的皮衣有多好,

因為你看起來實在很矬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我相信,現在準有人在電腦前對號入座地嚷嚷:「美很主觀,但細節好不好很客觀」,如果說這話的人就在你身旁,不妨試著回想一下:



他們是不是總穿得驚世駭俗或淡而無味?(總之你不會想模仿)


你很少會好奇他們的衣服多少錢(因為和你在夜市看的差不多),但無意間知道了又鐵讓你咋舌?
 

當你和他們聊搭配時,他們是不是永遠講不出具體的內容(或是一些你阿嬤都會講的,比如舒服之類的),反正做自己最重要


仔細回想的話,「態度」、「精神」、「看不見的細節」和「只要XXX,再加上XX,簡簡單單就很有味道」就是他們永遠的說法?

到底是什麼味道?


他們是不是就是那些賣家和買家?他們是不是很肚爛TSFM?


如果在看了TSFM的這篇文章後,你有打算從這龐大而嚴密的賣家陷阱裡得救,或是懷疑自己腳上正咬著捕獸夾的話,

從今以後,還請牢記下列的建議及步驟:

(1)逛網拍時先看實穿照(陷阱通常設在網路上),同時忽視天花亂墜的解說文字。

(2)等你確定不論那件衣服的縫線屌不屌或有沒有讓哪個明星穿過,你都願意買下它而且不離不棄的話(I
do),再回頭看過那些細節標示。

(3)在購物過程中不斷提醒自己買的是衣服而不是買電腦,也就是說,不管那件衣服客觀上有多好,只要主觀上長得有點像垃圾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那麼它就是垃圾。

(4)發現是敗絮其中的爛貨就把視窗關掉;反之,你可以買。(但你也有可能把它穿成爛貨)

(5)賣家說「很好搭配」並不代表他懂搭配(但他一定會這樣寫);就算他真的懂,也不代表你穿上他的東西就是搭配好了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艾倫 隨處走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